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政協主席黃燕明聯合115位吉林、遼寧、黑龍江、內蒙古等13省(區)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關于加快建設東北特高壓交流電網的提案。提案提出,將東北特高壓交流電網項目調整納入國家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并加快建設,讓東北清潔能源和富余電力在全國范圍內消納,從根本上解決東北“窩電”問題,推動清潔能源發展。
據黃燕明介紹,2016年,吉林省火電機組年利用小時數僅為3285小時,除去四川等六個水電大省位居全國倒數第一位。此外,東北地區棄風現象也很嚴重,2016年,東北地區棄風率為17.9%,其中黑龍江棄風率達到18.7%,吉林省已連續多年超過30%,遼寧省棄風現象也時有發生。
東北地區是國家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潛在開發規模十分巨大,但這些窩電棄風問題導致東北地區大量機組閑置,機組利用效率逐年下降,發電企業效益逐年下滑甚至虧損。
而且,東北作為全國唯一沒有特高壓電網的行政區域,東北電網僅通過輸送能力300萬千瓦的500千伏線路與華北電網相連,即使考慮扎魯特至青州特高壓直流建成后新增1000萬千瓦送出能力,大量富余清潔能源仍無法送往華北、華中、華東等負荷集中區,這也是東北地區窩電棄風問題如此嚴重的一大重要原因。
因此,黃燕明建議將東北特高壓交流電網項目調整納入國家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并加快建設,必要時可以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最終形成覆蓋黑、吉、遼三省以及蒙東能源基地的哈爾濱東—長春東—沈陽東—營口、大慶西—白城—扎魯特—赤峰、呼盟—紅城—勝利三個縱向通道和呼盟—哈爾濱東、紅城—長春東、霍林河—沈陽東、赤峰—營口四個橫向通道,通過“四橫三縱”網絡,貫通東北—華北特高壓交流電力輸送大通道,實現東北—華北交流同步聯網,將東北電網融入全國統一交流大電網,與關內乃至東中部電網相連互通。
他表示,東北特高壓電網建成后,不僅能從根本上解決東北“窩電”問題,推動清潔能源發展。每年還可以向東中部地區輸送清潔能源900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燃煤504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8738萬噸。充分發揮東北清潔能源基地作用,可以確保東中部電力負荷中心的能源安全,實現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發電,有效減少當地燃煤電廠建設,改變東中部環境污染和嚴重霧霾局面,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