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懶惰
有句俗語說:“工作越努力,運氣也越佳。”另外還有一句相似的俗語則說:“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這兩項真理一項也沒有發現的經理人,恐怕很有限吧!
我們期望經理人正是行為學家所說的追求成就的人。這是一個可理解的假設,但并非一個永遠真實的假設。有很多奮斗多年的經理人會忽然認為現在可以坐享清福了。不幸的是,他們的懶惰具有傳染性。
坐享清福的經理人也會替自己制造出退縮的組織氣氛。有創造力和有野心的人恥于如此。一個組織若是不嘗試突破或是不肯接受新挑戰,就無法吸收人才。不管處身的環境有多舒適,真正的成就感是永遠不會懨足的。
樂趣不是在到達了某地,而是在朝前邁進的過程中得到的。真正成功的經理人----即使到達了事業的頂峰----仍會不停地全力工作,也會促使別人這樣做,因為這就是他的人生。
6、隨便
有人把隨便視同懶惰。可是有些積極的經理人也是相當的隨便。這些都是靠例外原則來管理的經理人:“如果大致不錯的話,就這樣做下去好了。”有時候他們把事情的某一方面不當做一回事,就隨便找個人做了。
“隨便”不但會使部屬產生一種態度:“如果老大都不當一回事,我為什么要認真?”而且還會引起許多問題。以前處理得很好的問題,現在會走樣。“隨便”還會造成偷竊、欺騙的行為,并且最后使得領導人得不到部屬的關切和尊重。
“隨便”并不是說自己還沒有完全了解要做的事,就把責任交給部屬。也不是說把部屬叫進來,問問他打算如何去做某事,然后就讓他去做。這些都是參與管理的運用方法。隨便的經理人只是希望隨便某個人確認了某事應該做,然后就會在某個時候,以某種方式去完成它。
奇怪的是,喜歡頤指氣使的經理人卻對隨便式管理有痛恨的感覺。他們事事都要指使,因此變得隨時都要監督別人。有時候他們又會采取仁慈的姿態,以便讓別人感恩圖報。不管怎么樣,隨便式管理等于沒有管理。經常漫不經心的經理人早晚要遇到麻煩。部屬會利用他這種弱點,上司也會看到。他是在拋棄自己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