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隨著豫園站— 陸家嘴站區間以及長樂路風井—靜安寺站區間最后兩臺盾構先后順利進洞, 上海軌道交通14號線區間隧道實現全線貫通,標志著項目將全面進入鋪軌、機電系統安裝以及車站裝修階段,距離全線建成目標又近了一步。
14號線工程西起嘉定封浜東至 浦東桂橋路,貫穿上海城區市中心,途經嘉定區、普陀區、靜安區、黃浦區和浦東新區,正線全長38.514公里,共設地下車站31座,其中6站6區間與東西通道工程合體共建。14號線為八節編組大客運量全自動駕駛線路,可與軌道交通網絡中其他13條軌道交通線路換乘。
14號線盾構區間總長57.8公里,共計62個盾構區間,總共投入60臺盾構,自2017年4月1日第一臺盾構開始推進,歷時1369天完成了全線區間盾構貫通。
據介紹,14號線全線多個車站 基坑開挖、盾構推進、區間旁通道施工過程風險極高。東西通道合建段區段的盾構均要在既有東西通道結構下進出洞,前后累計完成共21次進出洞。昌邑路站開挖深度達35.4米,是浦東在建軌道交通最深車站,是名副其實的“漢堡王”。歇浦路車站緊鄰 楊浦大橋橋墩,環境保護要求極高。
因此,建設過程中不僅為工程裝上“保險鎖”,也為工程按下“靜音鍵”。14號線全線區間盾構共20次穿越運營軌道交通線路。豫園站~陸家嘴站區間為14號線過江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約40米,是上海地鐵隧道埋深之最,先后下穿沿線眾多建筑物、下穿 外灘通道及其樁基、下穿黃浦江及兩岸防汛墻等。通過精心管理、精細施工、精密監控,成功實現“靜默”穿越,沉降均控制在毫米級!
14號線工程還被賦予了“智慧力”。浦東大道站采用了大體積凍結暗挖施工工藝。另外,全線共有5個工點首次運用了封閉式工地大棚,成功解決了“聲光塵”等問題,實現綠色施工。尤其是陸家嘴站,大棚外觀針對陸家嘴整體風貌量身打造,達到與周邊環境完美融合,使整個工地幾乎“隱身”于陸家嘴摩天樓群中。
面對年初突發的疫情影響,14號線項目公司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采用“點對點”包車接送務工人員返滬等防疫舉措,成為上海軌道交通工程第一家復工單位。在過程中全力以赴抓進度,通過優化工序、增加投入、精心管理,成功完成了年底全線區間隧道貫通的任務目標。
文字:李繼成
攝影:王揚 祁稼昊
編輯:張紫薇
來源:浦東發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