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民航局批復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總體規劃。天津濱海國際機場規劃建設T3航站樓,京津城際鐵路聯絡線、京濱城際鐵路等將引入T3航站樓。批復顯示,此次總體規劃修編按照滿足近期2030年旅客吞吐量5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飛機起降40萬架次,客運終端年2035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0萬噸、飛機起降50萬架次。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綜合交通規劃圖
值得注意的是,在民航局正式批復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總體規劃一個月后,一場對接新機場綜合能源規劃的視頻交流會如期召開。根據會議要求,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將按照“共建智慧能源體系,打造綠色機場”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綠色機場建設貫穿機場全生命周期。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定位為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的區域樞紐機場和國際航空物流中心,90%的能耗來源于航空燃油,10%的能耗來源于機場能耗,并主要集中在地面車輛、燈光照明、空調和暖通系統等設備消耗。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外景
根據規劃建設思路,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將以智能配電網為基礎,建設1個綜合能源智慧管控平臺、2種循環利用系統、3套典型智慧應用場景和N個含可再生能源的多能互補分布式能源站。
據了解,綜合能源智慧管控平臺涵蓋6個子平臺、具備10項功能,通過集照明、空調末端一體化智能控制系統可以實現高達40%的節能效果。通過采用污水源熱泵耦合水蓄能系統能為新機場T3航站樓40萬平米用能面積節省運行費用30%,滿足冷熱電等多能需求。同時,建立可調可控電力需求響應資源庫,助推新航站樓成為天津市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地源熱泵在機場項目中的應用并不少見。2019年9月25日正式投運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堅持綠色建設理念,可再生能源總量占機場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10%以上,是目前全國運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最高的機場。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地源熱泵機組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地源熱泵項目位于永定河蓄滯洪區內,結合冰蓄冷和電制冷技術,輔以區域燃氣鍋爐調峰,有效解決了機場257萬平方米配套建筑的供熱制冷問題。據了解,大興機場地源熱泵工程一共建設2個能源站,共安裝8臺地源熱泵機組。同時,為增大地源熱泵供能面積,大興機場還分別在1號能源站和2號能源站配套安裝了5套鍋爐煙氣余熱回收熱泵和1套冰蓄冷設備,加大設備運行期間對多種再生能源的綜合利用。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通過采用污水源熱泵耦合水蓄能系統能為新機場T3航站樓40萬平米建筑提供供暖制冷服務需求,這是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地源熱泵工程后的又一重量級項目。地源熱泵等清潔能源在保障機場供能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實現多能互補,將環保、節能的社會效益與降低能源成本的經濟效益的有效統一,探索和開拓了機場未來的綠色能源新模式。
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來了!
根據國家發改委、民航局印發《推進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提出加快推進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著力打造京津冀世界級航空機場群。
發展目標提出,2020年,北京“雙樞紐”機場與天津機場、石家莊機場實現與軌道交通等有效銜接,京津冀機場群協同發展水平顯著提升,整體服務水平、智能化 水平、運營管理力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30年,北京“雙樞紐” 機場成熟運營,協調發展、適度競爭,國際競爭力位居世界前列,天津、石家莊機場區域航空樞紐輻射能力顯著增強,將天津建成我國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基本實現京津冀地區主要機場與軌道交通等有效銜接,打造形成分工合作、優勢互補、空鐵聯運、協同發展的世界級機場群。
《推進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實施意見》提出,改擴建石家莊正定機場,新建邢臺、滄州、康保、豐寧等支線機場,推進唐山、張家口、邯鄲等機場改擴建。加快完善天津機場、石家莊機場區域樞紐航線網絡布局,提升區域機場綜合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