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6日到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9月17日,總書記來到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時強調,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實體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要堅定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自主創新,發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國制造業和實體經濟搞上去,推動我國經濟由量大轉向質強,扎扎實實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如今,一年時間過去了,河南制造業轉型升級成效如何?有哪些突出成績?
目前,河南已形成了裝備制造、食品制造、電子制造、新型材料制造和汽車制造等五大主導產業。這些產業,撐起了河南制造業的脊梁。其中,綠色制造體系正在成為河南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的示范標桿、參與國際競爭的領軍力量。最近兩年,河南省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公示)的企業數量,穩居中部第一。
9月15日,“綠色工廠產融對接直通車”系列報道正式啟動,這是“六穩六保看河南·企業一線見聞”系列報道的落地深化,同時也是2020(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的一次特別行動。
“綠色工廠產融對接直通車”活動,由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指導,大河報·大河財立方、鄭州銀行主辦,中原金控、中原證券、中原資產、鄭州投資控股、百瑞信托、華隆基金、財立方保理等協同推進,大展紅旗和吉展紅旗特別支持。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賈永標
攝影攝像剪輯 朱哲
1876年,德國人奧托(Nicolaus A. Otto)在大氣壓力式發動機的基礎上發明了往復活塞式四沖程汽油機,掀開了素有汽車“心臟”之稱的發動機進化序幕。
一百多年后的今年,位于許昌禹州的河南華洋發動機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華洋)開始在微車發動機領域探索循環經濟,并獲評省級“綠色工廠”等榮譽稱號。
目前,河南華洋旗下的主要品牌“江陵動力”,在國內微車發動機市場占有率達到了10%。按照規劃,河南華洋將在探索發動機循環經濟的基礎上,將觸角伸向海外市場。
日前,2020(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特別行動——綠色工廠產融對接直通車走進河南華洋,探尋這家企業瞄準海外市場的底氣所在。
圍繞微車發動機領域打造綠色產業鏈條
禹州市區東南,近潁河與237省道交會處,數家制造業企業并肩坐落于此,河南華洋便是其中一家。
據介紹,河南華洋成立于2014年,專業從事微車發動機總成及相關零配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成立當年,河南華洋投資32002萬元在禹州市產業集聚區東產業園建設年產各種微車發動機動力總成20萬件(套)項目,現已實現大部分投產。
記者在參觀中了解到,河南華洋現自主研發投產8個微車發動機型,可基本適用于所有國產小排量汽車的發動機換新。目前公司主打熱銷 DK13-06、宏光 B12、B12、474Q 四種產品型號。
在河南華洋的生產車間里,記者看到由半人工和半自動化組合而成的流水線持續高效地運行,平均每條生產線每分鐘約有2臺發動機下線。“2018年公司投資3600萬元,對原有的微車發動機缸體生產線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增加機器人及傳動帶,建設年產微車發動機缸體20萬件智能生產線項目,替代原有年產20萬件缸體生產線。”河南華洋副總經理羅書然說。
根據規劃,當地將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吸引上游優秀供應商進駐園區生產并供應其余零部件,打造集約化集團的區位優勢。同時河南華洋還將邀請下游經銷商進駐公司園區,實時監督、查驗發動機生產全過程,拉長上下游產業綠色化鏈條。
累計投入超3.2億元持續推進綠色升級
一家專注于發動機制造的企業,如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種種舉措可以追溯到河南華洋建廠之初。
從能源角度來看,河南華洋通過安裝用能監測設備,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平臺,在生產的同時,合理計劃和利用能源,降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提高經濟效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羅書然介紹,能源管理中心將傳統的能源管理與現代化、自動化、信息化的技術設備相結合,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平臺,實現實時監控設備運行、能源使用、發現故障、解決問題等功能,做到智能管控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與此同時,河南華洋依托能源管理平臺,建立了智能微電網。據了解,智能微電網主要是電力能源生產與消費在同一電力用戶或者局域內實現一體化,包括小型電力運行管理系統對用電進行智能化控制,首先是智能電網在用戶端的具體化,其次是分布式能源的升級版,將可再生能源的自由利用和常規能源的高效利用結合起來,是推進能源發展及經營管理方式變革的重要載體。
不僅如此,在河南華洋的廠區內,記者注意到,廠房屋頂光伏裝機容量高達1.6MWp,設計年發電量 150 萬度。借助智能微電網則可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安全消納,通過能源之間的調度,提高能源利用率。
“河南華洋的資源投入包括生產、生活中可供使用人力資源、財物力資源、信息資源、技術資源、管理資源、可控市場資源、內部環境資源,自成立投產至今,河南華洋先后投入3.2億余元,建設1.5萬平發米的車間 2 個,購置了上百臺大型數控加工、裝配設備和檢測設備。”羅書然說。
加碼循環經濟“華洋牌”計劃布局海外市場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市場微車的保有量大約在1000萬臺以上,其中每年有20%以上進入維保期,照此比例推算,發動機市場年淘汰量將達200萬臺以上。
這無疑為河南華洋開辟新賽道提供了契機。河南華洋董事長張東洋介紹,公司計劃把這部分發動機回收、利用、再制造,成本僅為新零部件生產成本的50%,節約原材料53%,在生產過程中節能60%,綜合計算,翻新零部件的售價僅為新零部件的50%。
不僅如此,得益于河南華洋的市場覆蓋能力,公司可從下游500家汽車售后服務公司直接低價回收報廢發動機。在此基礎上,通過河南華洋已經研發的一套安全、便捷的半自動人工拆解方法,拆除能夠重新再利用的零部件,對有磨損、裂縫、破碎等缺陷的進行再制造,確保其質量能夠達到重新利用的水平后,包裝發往各大銷售渠道,構成一條綠色、經濟的循環鏈條。
“在把華洋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微車發動機供應商的基礎上,我們計劃圍繞循環經濟的戰略,逐步打開海外市場。”張東洋表示,雖然上半年疫情對公司造成了一定沖擊,但對于公司快速挽回損失和繼續開拓新市場十分有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走訪過程中張東洋透露目前公司在擴產方面存在一定資金缺口,來自鄭州銀行、百瑞信托、大河財立方商業保理的相關業務負責人,現場完成對企業實際情況的摸排,并計劃進一步對接為企業發展帶來金融活水,凸顯了本次2020(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特別行動——綠色工廠產融對接直通車的“財媒+金融”實務賦能作用。
責編:劉赟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來源: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