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3日,武漢夢芯科技有限公司員工收看北斗三號最后一顆衛星升空的電視直播。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溪 通訊員 舒睿 攝)
經過近8天飛行,北斗全球導航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于6月30日14時15分成功定點于距離地球3萬6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目前,衛星天線已展開,有效載荷已開通,衛星在軌工作正常。至此,所有30顆北斗三號衛星全部轉入長期管理模式。
武漢是我國北斗產業的科教人才資源密集區,在地球空間信息領域,擁有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多所高校,以及李德仁、劉經南、龔健雅等7位院士,是目前擁有地球空間信息領域院士最多的地區之一。
2008年,科技部批復東湖高新區建設國家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化基地。2013年,東湖地球空間信息及應用服務創新型產業集群,被科技部列入全國首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之一。
在武漢國家現代服務業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基地核心區武漢大學科技園,近1000家企業中,地球空間信息產業鏈相關企業占比逾50%,已形成包括上游地球空間信息數據獲取、中游數據處理加工與運營服務、下游系統集成及應用服務產業鏈。
作為我省及武漢市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北斗全球組網帶來“太空風口”,武漢的優勢和機遇又在哪里?
引領北斗芯片跨入40納米時代
夢芯填補我省北斗“無芯”空白
2014年,國際一流衛星導航技術專家韓紹偉受邀來到光谷,創立武漢夢芯科技有限公司,啟動北斗導航芯片研發。
當時,國內衛星導航芯片產品還停留在55納米或更低的工藝水平,無論在性能、功耗、集成度還是成本上,都與國際同類產品存在差距。國際同類芯片,已普遍采用40納米工藝。
2015年11月,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研發攻堅,夢芯科技正式發布完全自主的40納米高精度消費類北斗導航定位量產芯片——啟夢MXT2702。中國首款采用40納米工藝量產的基帶射頻一體化SoC芯片誕生。“收到衛星定位的那一刻,整個辦公室都沸騰了。”韓紹偉說。
這枚芯片,也填補了我省北斗產業“無芯”的空白。它不僅支持北斗,還兼容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等全球衛星系統。
2017年,夢芯第三代衛星導航芯片面世,可用于防止兒童、老人出行走失,實時監控汽車速度、軌跡,監測橋梁位置變化等。
2019年,夢芯“啟夢”系列芯片作為衛星導航定位產品的核心部件,率先實現對北斗三號衛星信號的支持,可為全球用戶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務。
近日,夢芯推出全面支持北斗三號系統的增強型單頻RTK高精度模塊MXT906AM,支持多系統聯合定位,具有高性能、高精度、抗干擾、低功耗等特點。
韓紹偉不僅是夢芯科技董事長,還身兼武漢導航與位置服務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省地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在他的帶領下,導航院自主研發的“多模多頻高精度板卡”,已成功應用于湖北省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建設等重大項目中,可廣泛應用于樓房、橋梁、大壩的形變監測,定位精度達到厘米級,累計形成產值超過4000萬元。
從智慧交通到智慧醫療
北斗“天眼”正在改變生活圈
2019年,首批搭載有北斗高精度導航定位芯片的青桔共享單車,在武漢未來科技城投入實地場景功能測試。北斗芯片由夢芯科技研發,在接入武漢導航院建設的湖北省北斗地基增強網后,可實現厘米級的定位。
滴滴相關負責人介紹,搭載北斗高精度差分定位技術后,能通過高精度定位實現單車定點停車和入欄結算,有效約束用戶規范停車,以科技手段管理共享單車,緩解單車亂停亂放的社會難題。
2018年,國家發改委批復支持以東湖高新區為載體,建設武漢北斗特色產業示范園區。楚天云公司的“北斗精密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平臺”、六點整北斗公司的“北斗即時判警保聯動車聯網智慧系統”、珞珈德毅公司“基于北斗高精度的統一可信時間位置服務基礎設施”、興民智通公司“基于北斗導航系統的新能源汽車運營服務系統”等4個重點項目,總投資超過5.5億元。
武漢大學科技園負責人介紹,在北斗高精度定位方面,楚天云公司參與建設的湖北省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務平臺,為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提供存儲、計算、網絡、安全等基礎支撐,平臺已接入全省96個CORS站。
北斗行業應用平臺方面,用于出行服務的智慧交通北斗服務平臺,已接入全省105家汽車客運站,覆蓋全省逾萬輛客運長途汽車,該平臺正在與兩客一危監管平臺進行數據對接,實現全省客運汽車的北斗位置管理數據整合。
而用于武漢市醫療健康公共服務的智慧健康北斗服務平臺,已接入38家武漢市級醫院,開通了藥店導航、社區公衛機構查詢導航等功能。平臺還將新增家庭醫生、慢病續方等服務功能,探索北斗在家庭醫生位置管理、藥品物流管理等方面應用。
衛星導航產業規模直指4000億
武漢北斗軍團“天機”不可失
5月,《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我國目前衛星導航產業規模直指4000億元,而北斗將拉動超過3000億元規模市場份額,光是與北斗衛星直接相關的上市公司就有12家。
截至目前,我國國產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塊銷量,已突破1億片;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超過7億臺(套);在中國市場申請入網的400余款具有定位功能的手機中,支持北斗定位的有近300款。
據了解,武漢北斗軍團已在“追星”產業鏈上深耕多年。在北斗基礎構件層環節,有智圖科技、華正空間、兆格科技、高德地圖等企業;在平臺終端層,有武大吉奧、依迅電子、珞珈德毅、天際航、云眾科技等企業;在應用服務層,有卓越科技、建通測繪、楚航測控、眾智鴻圖、珈和科技等企業。這些企業的核心技術成果,在國土、交通、醫療、安防、軍事、旅游、海洋等領域均有應用。
以市場應用為導向,“北斗及時判”警保聯動系統、公交查詢軟件“車來了”、智慧停車系統“停哪兒”、車主360、北斗無人船、北斗渣土車管理系統、橋梁形變監測系統等一批新型業態和模式,應運而生。
在武漢未來科技城,占地255畝的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基地,已拔地而起。這里將成為武漢又一重要的“北斗基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墨 通訊員 張炎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