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沈陽排水防澇工程已有23個項目完成主體工程,其余15個項目將在6月30日全部完成。6月3日,記者從沈陽水務集團了解到,目前,各項工程仍在緊張有序地開展。今年,沈陽基本可以建立源頭減排、管渠提標、排澇除險和應急管理的排水防澇體系。今年汛期,這些工程將發揮作用,可以使沈陽市重點區域地面在大暴雨時不發生內澇災害。
探訪:2.8米大管徑排水管道入地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位于珠江街東側的昆山中路的一處防水排澇工程現場。此時,施工人員正在忙碌,直徑為2.8米的排水管道赫然醒目。據說,這是皇姑區域最大管徑的排水管道。沈陽水務集團排水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釗介紹,新建的珠江街雨水管道項目,屬于昆山下坎子系統,管道北起岐山路,南至昆山路,線路全長210米,負責收集珠江街兩側地區雨水。
“工程竣工后,原有的9處積水點將徹底消除。”楊釗介紹,以往,由于排水系統無法滿足負荷,一旦遭遇大雨,寧山路、岐山路等區域都會出現積水點。今年工程竣工后,這樣的情況將不再出現。
計劃:6月30日前防水排澇工程完工
據悉,今年排水防澇工程項目涵蓋38項工程,包括黃河大街、和平大街、北海街、觀泉路、昆山路等37條排水干線和龍王廟二期泵站1座,涉及機校工農系統、昆山下坎子系統、和平大街系統、沈海系統等,解決和平大街、昆山路沿線等處積水點位。工程自10月30日起陸續開工。今年以來,水務集團在做好施工現場防疫情況的同時抓安全,重質量,趕工期,保進度,促防疫,確保工程如期完工。
截至5月30日,排水防澇工程二期項目共計完成23個項目的主體工程。其中,怒江街、岐山西路、珠江街、巴山路、三經街、文藝路6個項目已全部完成并通水。剩余15個項目計劃6月30日前全部完成,包括陵園街、昆山路、和平大街、松山路、南三馬路、黃河大街等。(來源: 沈陽晚報 記者 劉宏偉 孫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