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人一個愛上海陵城的理由?日前召開的海陵區城市建設與管理工作會議提出,打造有高度、有態度、有溫度的“精致城建風貌區”。
當前,省委要求泰州打造江蘇高質量發展中部支點城市。與此同時,市委明確未來泰州“一主一新”的城市空間格局,賦予海陵“主城區”的“核”心定位,明確要求海陵打造“品質生活展示區、現代服務業主陣地、漢唐古郡傳承地、都市經濟新高地”。為貫徹落實省市委要求,海陵區提出,樹立“打造精致城建,展現古城風貌,讓每個居民更加幸福宜居”的發展理念,整體謀劃、系統推進城市建設。
海陵區委書記陳翔說,新一輪城市建設要有高度、有態度、有溫度。有高度,就是建設一座經濟發展與城市發展共榮共生的城市,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的都市經濟”;有態度,就是建設一座古今交融、富有魅力的城市,傳承“漢唐古郡”的歷史文化味道;有溫度,就是建設一座包容大氣、文明有禮的城市,展現更加有品質的生活。
秉承上述理念,海陵區今年計劃實施5大類42個城建項目。
大力提升宜居品質是城市建設重點。該區計劃以“斷頭路”貫通、“腸梗阻”疏通為抓手,加快實施景光路南延、智堡路北延、運輝路等道路建設,進一步豐富和擴充道路微循環體系。深入開展“綠滿海陵”行動,加快推進三河公園、迎春公園、古銀杏游園等城市公園建設,“見縫插綠”建設10個街頭游園,打造點成景、綠成蔭、面成林的綠化景觀系統。加快實施鼓樓路、東風路等主次干道兩側提檔升級工程,統一規劃、統一設計,建設一批生態停車場、休閑健身廣場以及現代商業服務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加快推進八字橋市井休閑一條街和邑廟儒釋道一條街的建設,繼續實施宮氏住宅、筆穎樓周邊等文保修繕,擦亮一批彰顯城市歷史文化底蘊的“亮麗名片”。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為契機,全面發展振興海陵北部街區,聚力推進涵東歷史文化街區整治,呼應稻河古街區,打造北部“文化旅游集聚區”;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放大名校學區效應,引進名師優師,打造北部“優質教育新高地”;以四人醫為載體,依托鹵汀河、稻河、草河生態水系,嫁接省內外高端醫療資源,招引優質生態醫養項目,打造北部“生態康養幸福地”。
為加快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承諾,該區計劃建設一批補短板、提品質的城建項目。例如,加快啟動老小區點靚行動,實施一批老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和后街背巷整治;加快推進建成區污水管網全覆蓋,啟動青年北路、江州南路等污水管網工程,穩步推進城北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及污泥中轉站項目;實施九里溝、王莊河和森園小區內部河道等3條河道的整治,建立黑臭河道動態長效管護機制,力爭全面消除主城區黑臭水體;結合大走訪大落實“新風行動”,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完成全區70個村居通組入戶道路硬質化和“五面清潔”全覆蓋;全力打造唐甸特色田園鄉村,完成21個市級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進一步提升城鄉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