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規劃局公示了《株洲市蘆淞區楓溪片區01、02、03、04單元控規(修改)方案》,該片區不僅坐擁河東湘江風光帶南端,還將建鳳棲湖公園、天池公園和楓嶺公園3座公園,成為“江灣第一城、最美楓溪港、漁港文化村、幸福生態城”的生態宜居片區。
蘆淞區楓溪片區01、02、03、04單元控規(修改)方案空間結構規劃圖(市規劃局供圖)
【空間結構】“一帶、三心、三軸、五組團”
市規劃局工作人員介紹,該片區南臨市界與南環路,北接株曲路與慶云山路,東靠京廣鐵路線,西至湘江,規劃用地面積為13.2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3.5萬人。總體功能定位為“江灣第一城、最美楓溪港、漁港文化村、幸福生態城”的生態宜居片區。
從空間結構上來看,規劃形成“ 一帶、三心、三軸、五組團”。“一帶”是指由湘江沿線公共設施帶與濱江綠地構成規劃區的景觀發展帶;“三心”為商業中心、楓溪漁港文化中心和社會福利中心;“三軸”即為沿南環路、楓溪大道、江灣路-航空大道形成三條綜合發展軸;“五組團”是指現狀居住組團、生態住宅組團、旅游休閑組團、創意商業組團、養生宜居組團。
【公園綠地】建鳳棲湖、天池、楓嶺公園
該片區規劃綠地與廣場用地251.92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27.91 %,主要為湘江風光帶以及將要建設的鳳棲湖公園、天池公園和楓嶺公園,片區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到14.37㎡/人。
規劃區內有4處文物古跡,包括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中共八疊支部舊址、汪先宗墓、汪起鳳墓以及歷史建筑汪春華烈士墓。此外,宗教用地福星廟也將保留下來。
在公共服務設施方面, 規劃教育科研用地共8處,共設置高中1所(含初中部)、初中2所、小學5所,現狀保留市特殊教育學校1處。
規劃醫療衛生設施均為配建,共5處;規劃社會福利用地7處;將新增市民活動中心、社區體育中心各1處。
【軌道交通】預留軌道交通2、3號線
規劃區主干路網自北向南依次為江淥路、天池路(楓江路以東段)、南環路、楓葉青路、慢城大道。自西向東依次為天池路(楓江路以西段)、楓江路、江灣路-航空大道、楓溪大道。
根據規劃,軌道交通2號線預留廊道,在規劃區內沿楓溪大道布線;軌道交通3號線預留廊道,在規劃區內沿楓江路-天池路-天楓路-楓溪港路布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