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工程機械行業進入瓶頸期,“一帶一路”建設的快速發展則為工程機械行業復蘇帶來機遇。9月23日,第十四屆中國(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及礦山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BICES 2017)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落幕,觀眾總數超過10萬人次。
此次展會深挖“一帶一路”合作機遇,特別邀請沿線國家參展,進一步拓展沿線國家在工程機械領域的合作。據了解,本屆展會展出面積達15萬平方米,來自全球的1000多家參展商展示了明星產品和最新技術創新成果,共同探索了行業未來發展。
行業巨頭紛紛“秀”技術
筆者在現場看到,參展企業涵蓋工程機械、建材機械、礦山機械、專用車輛和應急搶險救援裝備等全產業鏈。徐工集團、中聯重科、柳工、卡特彼勒、國機重工、山東臨工、山河智能等行業龍頭企業紛紛布展,向專業觀眾介紹自身新技術,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全行業在智能化、信息化、舒適化和安全可靠等方面取得的新突破。
在徐工集團龐大的展臺,高端、智能的新一代高空作業平臺吸引了專業觀眾的目光。據展臺工作人員介紹,徐工首次推出了新一代剪叉式 GTJZ0607E、GTJZ1012E,直 臂式 GTBZ30S,曲臂式 GTBZ14JD、GTBZ38S 三大系列共計 5 款全新產品。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徐工高空作業平臺積極“走出去”,努力拓展海外市場。筆者了解到,今年以來,該類產品已出口至歐洲、泰國、韓國、印度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聯重科工業車輛公司則帶來了混凝土機械、土方機械、建筑機械和工業車輛共4臺產品,外觀新穎獨特,工藝考究。據介紹,這4臺產品均是該公司近年推出的新品,力求體現“綠色智能,創享未來”的特點。深耕壓路機領域的科泰重工也展出了5款壓路機產品。
據悉,BICES創辦于1989年,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中工工程機械成套有限公司、中國貿促會機械行業分會主辦,是中國境內最早取得國際展覽聯盟(UFI)認證的工程機械專業展會。經過20多年的發展,BICES已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企業新環境中獲生機
筆者了解到,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利潤少,加上受到環保監管的影響,工程機械制造類企業近年來發展受到很大限制,但很多企業通過抓住市場機遇、改善經營方式,增強了自身實力,在新環境中獲得了生機。
杭州開顏科技有限公司連續多次參加工程機械展。該公司副總經理吳劍雷告訴筆者,工程機械行業在連續 5 年下滑后,今年出現了大幅增長,市場釋放出積極信號。他表示,通過展會見到了許多老客戶,提升了產品的外在影響力。
主營塔式起重機的沈陽三洋建筑機械有限公司也是工程機械展的常客。談及行業發展狀況,該公司總經理李國威認為,機械制造類產品與汽車、電梯等產品一樣,也面臨嚴峻的市場競爭。“目前,這一行業并存很多企業,大家都在競爭,經過優勝劣汰,最終只會留下幾個巨頭。”
廣州黃埔區是機械制造企業的集聚區,黃埔工程機械行業協會此次組織十幾家當地企業參展。該協會常務副會長何仁新告訴筆者,參加展會便于了解行業發展。他認為工程機械行業已走出困境,目前處在一個較為健康、活躍的狀態。“除了需要自身增強實力,政府的關注和引導也非常重要。”何仁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