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論壇上發帖稱,全國100個大型高鐵樞紐站城市名單發布,金華入選。今年是鐵路金華站交通樞紐區建設的“決戰年”,目前車站南站房及南廣場正在全力加緊施工,力爭于2018年底圓滿收官,并與北站房及北廣場“合二為一”,初步建成區域性的綜合交通樞紐。這一消息無疑讓人欣喜和振奮。
早在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就印發了《關于打造現代綜合客運樞紐提高旅客出行質量效率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要在全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打造100個以大型高鐵車站為主和50個以機場為主的現代化、立體式綜合客運樞紐。
浙江省發改委據此綜合考慮省際省域通道和網絡格局,突出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功能,提出在杭州、寧波、溫州、金義等四大都市區,重點打造5個以大型高鐵車站為主和3個以機場為主的現代化、立體式全國性和區域性綜合客運樞紐,基本實現軌道交通等多種方式連接。其中5個高鐵站包括杭州東、杭州西、寧波、溫州南和金華站。
據市發改委介紹,國家層面提出建設綜合交通樞紐,主要是為了建立一個便捷、高效的連接和換乘體系,以解決各種交通方式之間銜接不暢,旅客中轉換乘不便等問題。早在2013年我市就已提出要以鐵路新金華站為核心,打造一個集鐵路(高速、普速)、長途汽車客運、城市軌道交通、公交車、出租車、社會車輛等多種交通工具換乘、疏解于一體,商業、商務、旅游服務等功能綜合發展的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區,與國家層面的構想不謀而合。
就鐵路交通的戰略重要性而言,金華是全國高鐵“四縱四橫”之一滬昆高鐵的重要節點城市,還有新金溫鐵路、新建金建鐵路兩條高鐵在金交會,構建起上海—昆明、溫州—黃山兩大通道“十字相交型”高鐵樞紐。
同時,既有滬昆鐵路、金溫鐵路、金千鐵路,以及在建金臺鐵路、金甬鐵路等5條普速鐵路直接或間接接入金華樞紐進行客流中轉。再加上已開工的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項目,為開行始發列車著手前期謀劃的金華南存車線,到2020年左右,金華區域性高鐵樞紐站的地位將進一步鞏固和確立。
今年大決戰明年展新顏
2014年底,鐵路金華站北站房及北廣場(高速場)建成,杭長高鐵正式開通,標志著金華客站交通樞紐區建設的“第一戰役”圓滿結束。2015年初迅速展開“第二戰役”——南站房及南廣場(普速場)的建設。
相關資料顯示,金華站新建站房面積3萬平方米,包括南站房1.345萬平方米,北站房0.585萬平方米,高架候車室1.07萬平方米;廣場地下空間建筑面積7.41萬平方米,包括南廣場地下6.45萬平方米,北廣場地下0.96萬平方米。整個金華站樞紐區建設共計總投資約19億元,其中南北站房約6.4億元,南北廣場約12.6億元。
“無論是投資額、建設規模,還是施工難度,拆舊建新的南站房及南廣場都要遠遠大于新建的北站房及北廣場。”金華市城建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徐亮亮說,南站房和南廣場改建是一項跨行業、跨部門、跨地方的系統性工程,涉鐵問題多、協調任務重、建設時間緊,其復雜、艱巨、困難之程度超乎想象。中國鐵路總公司專家就曾表示,金華站的建設難度堪比蘇州站,是全國建設最困難的鐵路車站之一。
在專家們看來,由于南站房高架候車室、地下社會通廊等要跨既有滬昆普速鐵路施工,需要鐵路方面開啟“開窗”作業時間緊密配合。以承建南站房的中鐵電氣化局、承建南廣場地下空間的中天建設為代表的多支參建隊伍要邊拆邊建、邊挖邊建,交叉施工、協同作戰,作業面難以全面展開。同時,周邊迪耳路、鳳山街、五一路等多條交通疏解的配套道路也在實施全面改造。計劃2018年春運金華站要在臨時候車室恢復普速列車辦客業務,與眾多施工作業面同步進行,進一步增加了建設和協調的難度。
為此,鐵路金華客站交通樞紐區建設指揮部及各建設、施工單位發揚“釘釘子”精神,克難攻堅,啃下了一塊又一塊硬骨頭。2015年先后完成了金發大廈拆除、931地下人防工程政策處理及拆除等。其中,21層高的金發大廈安全拆除,成為上海鐵路局臨近既有線施工的示范項目。2016年又與鐵路部門通力協作,完成了行包房拆除、南站房出站口遷移,南廣場地下空間完成開挖,全面轉入土建施工。2017年3月1日起上海鐵路局停辦金華站普客業務,為南站房最終拆除重建鋪平了道路。
今年3月份以來,各參建單位抓住普客臨時停辦的有利時機,全力以赴,搶抓工期,項目建設步步向前推進。目前,南廣場地下空間施工已經過半,南側臨近迪耳路地下空間出口及地面附屬的4幢建筑基本結頂,總投資額已超50%。南站房西側的行包房有望在8月底結頂,南站房東側高架候車室基礎鋼結構已經搭好,并向北推進至1——4號普速股道,下一步繼續向5——8號普速股道推進,對接北側高鐵高架候車室,爭取在今年12月底完成南側高架主體結構。
據悉,南站房和南廣場將全力確保在2018年底前建成交付使用,并實現南北高架候車、南北旅客出站通道、南北站前廣場全面貫通。
今年是車站明年是樞紐
國家發改委定調在全國建設100個以大型高鐵站為主的綜合交通樞紐,其核心是暢通站場間直接連接,便捷樞紐站場內換乘,實現方便旅客、提高出行綜合效率的目的。
根據要求,高速鐵路和城際鐵路客運站、普通鐵路客運站、公路客運站、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公交樞紐等主要站場應盡可能同站布置。同時,還應配套出租車上落客及蓄車區、社會車停車場等。通過提升樞紐的規劃設計建設水平,加強大數據等運用,基本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班次、時刻、運行狀態等信息資源的互聯互通、共享共用,打造智慧樞紐。
正在建設中的鐵路金華站具有一定的前瞻性,2013年就提出要建成一個集多種運輸方式于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這也是該站建設周期長,建設任務繁重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說,金華高鐵站現在還僅僅是一個車站的話,那么到明年底全部建成之日,便是從鐵路客站到綜合交通樞紐華麗轉型之時。
根據規劃,鐵路新金華站按“南北組合、高架候車、分層疏解”進行架構。其中,高架南側為普速列車候車區,北側高架為高速列車候車區,高鐵普鐵實現同站同大廳候車。
據了解,南廣場地面將由迪耳路、五一路、進站匝道、鳳山街組成逆時針單向的進出站交通環線,出租車、社會車輛到達進站口后,乘客下車進站檢票,車輛則迅速駛離。
南廣場地面分三大區域,西側為快速公交BRT站場,中部為景觀廣場,東側為常規公交站場。
南廣場設有多個地面出口通道,供抵達金華站的旅客出站,根據不同需求換乘快速和常規公交。
南廣場地下一層設有旅客出站通道、出租車候車區、部分社會車輛停車泊位。其亮點有三:一是從配套商業、旅游功能設施出發,計劃設置金義綜保區跨境進出口商品展銷中心,方便過往旅客購物;二是預留了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項目的接口,實現鐵路和軌道交通兩種方式無縫對接,方便旅客同站同層直接換乘;三是設置了充電樁,方便將來電動汽車、共享汽車停車充電。
南廣場地下二層為停車場,南廣場地下停車泊位總數將達到743個,是目前北廣場75個地下停車泊位的10倍左右,將大大緩解場站停車難矛盾。
“地下一層其實是一個綜合性的換乘中心,旅客驗票出站后,高鐵普鐵同站自動扶梯上下換乘、公交車上到地面廣場換乘,其余如軌道交通,汽車客運、出租車等均在地下一層實現同層換乘。”徐亮亮介紹,鐵路金華站通往汽車西站的地下通廊已經全面開挖,總長280多米,旅客步行約數分鐘就能到達。
本著暢通客流的目的,鐵路金華站建設過程中,在站房東側專門新建了一條連接南北廣場的地下社會通廊。該通廊寬10米、長170.3米,由中鐵四局承建,便于不進站的旅客和群眾從地下穿越股道站場,往返南北廣場。
“未來新金華站以南站房南廣場為主、北站房北廣場為輔,與金華市區人口重心保持一致,同時遵循各種交通方式無縫對接、高效換乘的設計理念。”金華鐵路客站交通樞紐區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說,金華站樞紐區建成后,同時聚集人數最高可達8000人,預計30年內不會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