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深圳地鐵集團與萬科集團聯合主辦“2016軌道交通與城市發展高端論壇”,近300名軌道交通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以及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參會。
記者在會上獲悉,深圳軌道四期規劃建設18條線路,首批開工項目中包含7條地鐵新線,可開發上蓋物業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在論壇上深圳地鐵與萬科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進軌道四期建設以及沿線土地開發。雙方還和重慶城市交通開發投資集團、東莞實業投資控股集團、中軌集團等單位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在國內其他城市推廣復制深圳地鐵“軌道+物業”發展模式。
開啟“軌道+物業”模式
經過軌道一期二期建設,深圳已經有5條地鐵線路通車,軌道交通總里程達到178公里。目前正在大規模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地鐵7、9、11號線約107公里線路年內陸續通車,6、8、10號線等三期規劃及新增線路已經全面開工,預計到2020年底全市將有11條地鐵線路開通運營,屆時軌道交通網絡總里程將達到425公里。深圳還正開展新一輪軌道交通規劃,軌道交通四期初步規劃建設18條線路,總長約446公里。“到2030年全市將開通25條地鐵線路,通車總里程超過1000公里,比原計劃要提前5~10年的時間”。深圳地鐵集團董事長林茂德表示。
在加快軌道交通建設的同時,深圳地鐵集團探索形成了 “軌道+物業”模式。深圳地鐵集團總經理肖民表示,正在規劃的地鐵四期工程中首批項目有7條新線,規劃的6個車輛段、6個停車場具備上蓋物業開發的可能性,預計可開發物業面積達400萬平方米以上。
新模式成大都市圈主流
深圳世聯行地產顧問公司董事長陳勁松認為,“軌道+物業”是大都市圈的主流,這種模式也值得推廣。“從經濟學角度講,更多的軌道站點,更多的高密度發展,推出的物業項目越多。供應越大,價格應該越低。所以軌道+物業要高密度發展,地鐵發展的速度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