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陜西省農業機械管理局邀請中國工程院羅錫文院士任組長,中國農業大學白人樸教授、農業部劉憲研究員任副組長,有關農藝、畜牧、果業、農機等領域的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對《陜西省“十三五”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2016-2020)》(以下簡稱《規劃》)進行了評審。
省農機局高度重視規劃編制工作。年初,為全面把握國內農機化發展基本走勢,系統謀劃陜西省“十三五”農機化發展,提早動手,制訂《規劃》編制方案。充分調研,理清發展思路。局主要領導帶隊赴山東、重慶專題考察學習農機化發展情況和扶持政策。大膽創新,積極謀劃農機工業。與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對接陜西省農機(裝備)產業園建設工作,考察山東農機工業發展,舉辦了農機工業高端論壇,與陜汽集團相關人員專題研討,邀請白人樸教授、常林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來陜調研考察。
在全面總結“十二五”陜西農機化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分析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把五大發展理念融入“十三五”規劃;明確了“十三五”陜西農機化發展目標、原則和指導思想。按照分類指導、項目帶動、示范引領的總體要求,提出圍繞一條主線(提升農機化水平,助推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突出一個重點(農機化重大項目),培育一個載體(新型農機經營主體),強化一個保障(農機公共服務能力),突出六大區域五大產業,實施“十大項目”,并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策支持、強化服務保障、加大投入保障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評審委員會認為《規劃》目標明確,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技術路線正確,措施切實可行,對陜西“十三五”農業機械化發展具有指導意義和作用。
評審委員會建議一是進一步明確區域發展重點,突破制約陜西省優勢特色產業的發展瓶頸;二是應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在農機化管理、生產過程控制、農機產品流通、農機維修等方面的綜合作用;三是加大果業生產機械化推進力度,爭取實現重大突破。
專家組一致通過《規劃》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