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低迷期,我們習慣了挖掘中小市值公司的"成長空間"、"減持訴求"、"并購轉型"等,卻忽略了大的投資邏輯:高端裝備走出去的國家戰略、原油價格及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利好中游制造業、改革及轉型,絕對估值較低。工程機械自2011年進入調整期,雖然每年年末都有一波政策預期反彈,但由于基本面較差,反彈越來越弱,2014年末"一路一帶"催化的行情是否可以持續?我們認為工程機械行業將有跨年行情,供需變化、成本下降、戰略轉型是股價走牛的深層次邏輯!
工程機械行業需求明年有望小幅回升,理由有幾方面:
(1)"一路一帶"是國家戰略,對于國際化布局較早的工程機械行業是中長期利好。戰略提出以交通基礎設施為突破,實現亞洲互聯互通,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優先部署中國同鄰國的鐵路、公路項目,這將帶動工程機械出口。
(2)房地產調控放松,投資增速有望回升,不過中長期來看,增速放緩。
(3)鐵路投資明年將保持小幅增長,2013年后鐵路投資及設備招標明顯恢復并已反映到業績上,明年可能復制到其它受反腐影響的行業。
(4)未來三年是油氣管線建設高峰,雖然油價下跌和反腐可能讓建設進程放緩,但是原材料價格下跌正是中國搞基建的最佳時期,油氣管線投資將率先啟動。
原油及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降,有利于中游制造業盈利及國際競爭力提升。與2007-2011年不同,當時是需求拉動原材料價格上升,盈利呈現明顯波動,而明年美元升值,以原油為首的大宗商品價格保持低位,有利于中國制造業盈利回升至合理水平,也有利于中國高端裝備國際競爭力提升。
上調行業投資評級最重要的理由:傳統制造企業改革和轉型。工程機械行業雖然明年將有所回升,但是行業已不是成長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仍十分嚴重,過去幾年的加杠桿銷售造成市場飽和,仍需要時間消化。基于以上的判斷,各工程機械企業也紛紛開始戰略轉型:中聯欲做農機行業龍頭;廈工易主中航集團;三一集團轉讓股權,布局工業4.0、銀行保險、高端裝備、信息化;徐工、柳工、合力有國企改革預期。無論是民企還是國企,改革是發展的永動力,2015年將是戰略轉型付諸行動的一年,轉型最快的還是兩家最具活力的龍頭企業: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同時關注廈工未來可能的資產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