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走進位于沈陽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遼沈集團,在新建的銅業分廠車間,只見一架龍門吊將一盤盤350公斤重的邊角余銅料卷送入電爐熔化,工人們隨后向爐中定量投放多種有色金屬,通過熔鑄壓延出新型合金銅帶材。據介紹,這條生產線既是全國兵器行業“十二五”規劃的“千百億民品工程項目”之一,又是東北最大的銅材產業基地,一期工程投入1.1億元,明年元旦前將實現全線投產運行,到2013年底銷售收入可達10億元以上。
遼沈集團是擁有70多年歷史的大型國有軍工企業。今年以來,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集團緊緊圍繞“結構調整、技術創新、精細管理”三條主線,探索民品減虧措施,集中力量做大“銅帶材、鋁制易拉罐、汽車空調和物流貿易園區”四板塊。“2009年,集團實現民品產值9.5億元,預計今年民品產值將保持上年15.33億元的水平。”遼沈集團領導說。
沈陽三電汽車空調有限公司是遼沈集團控股的合資企業。在今年全國汽車產能同比下降的趨勢下,廠里加大了汽車空調新產品的研發力度,贏得了下半年銷售回暖的局面,汽車空調產品出口至東亞和中東。
遼沈集團作為太平洋制罐(沈陽)有限公司的大股東,自2007年8月以來,已通過產銷易拉罐累計盈利3億元,收回了全部投資。今年國內易拉罐產能相對過剩,公司果斷調整營銷策略,下半年銷量呈上升勢頭。
據遼沈集團領導介紹,企業充分挖掘廠區倉儲優勢,開展物流貿易服務,去年實現貿易收入5億元。到“十二五”末期,集團將通過建設貿易、倉儲、加工一體化的大型綜合性物流貿易園區,實現物流貿易收入50億元,并提供200個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