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次貸危機的點燃,引發了全球性金融核鏈式反應,這是自1929年經濟衰退以來全球最大的金融危機,說它是金融核爆炸并不為過。國際化的中國沒有逃離經濟衰退的陰影,各行業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沖擊。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情況也不容樂觀,銷售額萎縮及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多等系列問題將長時間考驗著各個企業。然而,慧聰工程機械網編輯認為,危機和機遇總是錢幣的兩面,損失與收獲也會相互轉化。金融風暴固然可怕,但在企業積極應對的過程中,我們仍然欣喜地看到許多“意外收獲”,比如企業更節儉、更謹慎,比如員工更勤奮、更有責任感……
意外收獲一:加速行業洗牌進程 讓強者更強
無論行業如何大冷大熱,2008下半年的關鍵字就剩一個“金融風暴”。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金融危機對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態勢而言,雖然有所損失,但如果將其視為惡劣環境下的一場“淘汰賽”,能促進行業發展步伐,豈不是件“因禍得?!敝拢窟@場“淘汰賽”能讓投機者自律、自強者更強,能讓行業“魚龍混淆”的局面重新梳理。
“金融危機加速了行業洗牌的速度,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也不是件壞事!能否撐過去完全憑硬實力……”三一重工一位高層領導也如此坦言,“你不大型,企業就會沒有發展;你不專業,就會被市場淘汰。”對于一些日薄西山的老牌廠商和一些頭腦一熱就闖入“鐵軍”的新兵來說,這場金融風暴導致的經濟蕭條將是致命的!出口受阻、內銷不暢、資金斷流、信任度降低,都成為其產品“質量不高、創意不大”的外在表現。如果這些廠商不能順利“過冬”,待經濟回暖之后,行業秩序勢必煥然一新;“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并購動作將頻頻上演,制造商的大小座次也會重新排隊。慧
意外收獲二:蕭條大環境正是“苦練內功”的好時節
11月至12月本是工程機械行業淡季,又逢金融風暴突然來襲,可謂“雪上加霜”。然而“有空”的企業并不意味著“閑下來”,此時調整內部管理、緊抓員工培訓、思考發展戰略都是最佳時段。您若留心就會發現,最近企業間相互走訪交流、員工技能培訓等活動十分頻繁。
古語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高員工素養、梳理發展思路、完善企業機制,每一項的重要性都不遜于銷售額后邊的多少個零。
“總體來說,機遇大于危害!”雷沃動力崔先生這樣對本網編輯說,“公司這幾年一直高速發展,如今我們正好有機會調整公司內部管理和網絡流程,加強產學研的結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這正是‘練內功’的好時候!公司員工素質的提高和機械性能的進一步優化,都讓我們更有信心面對經濟回暖后的長足發展。”【慧聰網原創】
意外收獲三:質量更好了 服務更細了
一位在哈大線承包工程的負責人對我們說:“可能現在生意不太好做吧,發現設備廠家的服務真是越來越好。以前哪個零部件壞了,需要好幾天從廠家發來配件,現在效率明顯提高了,而且一些售后服務人員能24小時在工地上陪著我們施工…..”不得不說,“危機感”能讓人感到不安,更能讓人緊張起來。生意不好做了,手中的客戶就要加倍珍惜!質量更好了、服務更細了、效率更高了……一點一滴的進步,客戶可全都記在心里!
這幾年工程機械行業的高速發展,讓眾企業生產、擴建、拓寬渠道等等忙的不亦樂乎,而忘記了服務體系的加強監管,尤其一些中小企業,嚴重缺少系統而合理的售后服務保證。在2008寶馬展期間,本網編輯就如何應對金融危機的問題采訪了十幾家中小型企業,他們的回答幾乎是一致的,那就是“更注重品質、更注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