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裝備制造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形成了門類齊全、具有相當規模和一定水平的產業體系,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但同時,我國裝備制造業也存在著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對外依存度較高、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國際競爭力還不夠強等問題。作為世界制造大國,我國每年所需的重大裝備一半依賴進口。
近年來,國內新建了許多汽車生產線,其中大量的沖壓設備、涂裝設備、檢測設備、焊接機器人甚至整個流水線,依然需要從國外進口。
為了改變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現狀,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
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制定了16大科技專項,而“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及工藝研究”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長期以來,一些國外公司幾乎壟斷了世界全部耐高溫高壓厚壁成型材料。因國外技術封鎖,我國只能高價進口。
為打破國外公司在高端材料領域的壟斷,中國兵器北方重工公司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毅然選擇了“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及工藝研究”項目(簡稱360工程項目)。
從2007年3月27日正式開工奠基,到2009年7月13日熱試一次成功擠壓出第一根鋼管,歷時兩年零四個月,比原來預計的時間提前了兩年多。
制造萬噸級重型設備是一個國家制造能力的標志,涉及設計、制造、運輸、安裝等諸多技術難題,屬于“極端制造”領域。上世紀60年代初,上海江南造船廠1.2萬噸水壓機的試制成功,不僅大大提升了國家的裝備能力,長了民族志氣,而且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360工程項目因其項目巨大、系統龐雜、科技含量高,被稱為“極端制造”項目。
作為首臺首套工程,在施工建設、設備制造、安裝運輸、調試、人員培訓、工藝工裝等方面,360工程項目可借鑒的現成經驗極少,不可預測的技術問題隨時都有可能出現。但廣大科研人員和員工知難而進,大膽創新,行業里能用到的新技術都被用到了360工程項目上。
在近3年的奮力攻關中,工程技術人員無數次克服技術、設備、安裝調試等多個重大難題,先后取得了鋼絲纏繞技術、預應力坎合結構技術、超大型機架制造安裝調試等一系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