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聯合在北京舉行了《汽車藍皮書——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09》的發布儀式。與第一本不同的是,這本藍皮書重點揭示我國零部件產業的發展主題。
據介紹,該報告在內容上力求突出綜合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緊扣金融危機對我國汽車產業沖擊的脈搏,同時對關系汽車產業發展的重大年度主題進行深入研究。本書在內容和形式上有四大特點:一是內容編排上由“發展綜述未來展望專題研究”組成,既突出綜合性、戰略性、前瞻性,同時又對關系汽車產業發展的重大年度主題進行深入研究;二是提出我國汽車市場景氣指數和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量化分析模型,以期不斷明確我國汽車產業所處的地位和努力的方向;三是對我國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判斷;四是以專題研究形式對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現狀、問題、發展模式、發展戰略等方面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完善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自主發展能力的對策建議。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付于武說:“對汽車零部件的發展政策應該更明確。1994年,我們發布了汽車工業產業策略,里面有一大段對汽車零部件的描述,我覺得非常精準。2004年,我們再次發布的汽車產業策略,對汽車零部件也有非常全面的論述。但是時過境遷,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問題依舊,而且在技術上差距越來越大。這說明汽車零部件產業光提倡、光引導不行,必須要有‘真金白銀’的戰略性支持和明確的方向,必須要有系統性、明確的政府資源導入和支持。”
付于武繼續說:“我國零部件到底缺什么?我們這次調查了140多個企業,研究了發動機、變速箱、轉向機、懸掛、車橋五個方面,通過分析發現,在高端技術上,特別是涉及到汽車電子,從認識的深度來看我們是缺乏的。所以在汽車電子方面要深入研究,泛泛而談是不夠的。ABS、安全氣囊、電子轉向等,凡是核心的部分我們基本都是空白。怎么辦?我們應該有政策支持,并且‘真金白銀’地導入,除此之外還有機制問題。現在企業想搞開發,但到底怎么搞?我們應該有新的科研體制導入,應該倡導產學研的合作。什么叫產學研合作?按照科技部的解釋,包括科研院所在內的龍頭企業,獨家解決不了問題,而要把行業力量重新整合,即資源重新配置。所以,我們要進行產業合作,汽車工程學會要搞幾個聯盟,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做一些研發。”
付于武進一步說明:“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是信號,我們得呼吁、引導有能力的企業,認識到汽車零部件是非常有前途的。電機、電池、控制部分是我們的短板,需要導入政府資源以及產學研結合。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系統化的安排和規劃,絕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解決的。某種意義上講,解決汽車零部件的短板問題比解決整車的問題還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