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泵、風機、壓縮機、閥門是應用最廣泛的通用機械產品,每年全國發電量的40%~45%要消耗在這類產品上。”6月12日,中國通用機械協會副秘書長錢家祥在第三屆全國電氣節能應用技術論壇上表示,通用機械的節能意義非常重大。
不難發現,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使得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的形勢下,我國節能產業卻是“危中有機”。節能投資相對宏觀經濟波動往往具有“逆周期”的特征,危機時期為了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企業往往會更主動的關注和開展節能。尤其在國家大力加強節能減排的背景下,我國節能產業的發展潛力巨大。
以“深入行業、創高效動能”為主題的此次論壇在當下召開,吸引了業界廣泛關注,尤其作為能耗大戶的通用機械節能議題,更是會議討論的焦點。
錢家祥表示,目前我國現有大約4800多萬臺泵、風機、壓縮機在運行,年耗電量占全國用電量的40%左右。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泵、風機、壓縮機設備陳舊、運行效率低,每年浪費電力達400多億度,因此,節能潛力很大。
“加大在通用機械產品中使用變頻調速技術,對泵、風機、壓縮機等單元系統設備的匹配,包括管路、閥門、電機、調速等之間的匹配是提高通用機械產品節能的有效途徑。”錢家祥向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通用機械產品傳統的節能觀點主要是考慮效率指標,是不全面的。達到節能目標還應研究通用機械產品與電機合理匹配,提高我國泵、壓縮機、風機等通用機械的整體節能技術水平。因此,首先需要廣泛推廣使用高效節能電動機、稀土永磁電動機,其系列型號逐步與泵、風機、壓縮機的型號相匹配,避免出現大馬拉小車的現象。
其次,他認為應通過改變泵、風機、壓縮機轉速,來改變泵流量以及風機、壓縮機的風量,以適應生產工藝的需要,因為,泵、風機、壓縮機以調速控制方式運行能耗最省,綜合效益最高。
再者,應該實施能量系統優化工程。逐步實現泵、風機、壓縮機等通用機械產品和系統的經濟運行,發展電機調速節電和電力電子節電技術,加大節能通用機械產品的開發、生產和推廣工作,提高電能利用效率;在重點耗能行業通過系統優化設計、技術改造和改善管理,實現泵、風機、壓縮機效率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此外,“對量大面廣的泵、風機、壓縮機等通用機械產品,行業制定最高能耗限定值及能耗等級標準,開展節能泵、風機、壓縮機等通用機械產品節能認證制度和能效標識制度。促進泵、風機、壓縮機等量大面廣的耗能產品的更新換代。”錢家祥表示,還應該完善泵、風機、壓縮機能效標準。
談到對耗能過高的泵、風機、壓縮機產品實行淘汰制度時,錢家祥表示,行業協會要配合國家節能主管部門定期公布淘汰耗能過高的泵、風機、壓縮機的產品目錄,并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達不到強制性能效標準的泵、風機、壓縮機等通用機械產品,不能出廠銷售。對生產、銷售和使用國家淘汰的耗能過高的泵、風機、壓縮機等通用機械產品的企業,加大懲罰力度。另外要與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化等行業及時溝通,提高產品準入標準。
同時,錢家祥表示,目前應該降低變頻調速裝置成本。當下,通用機械調速裝置成本較高,影響了推廣應用。如將其成本控制在主機成本的1/4以內,其市場前景將十分廣闊。最后,他強調,應該著力提高企業對節能重要性的認識。
在他看來,企業應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能源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以及對緩解能源矛盾、保障國家安全、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把發展節能產品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產品制造企業還是用戶企業,都要把節能放在突出位置,長期堅持和實施節能優先的方針,推動全社會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