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達信光電,是2006年初成立的外資科技企業,也是廈門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一成立就趕上了廈門科技發展的好光景。廈門全面推開的科技園區建設和科技平臺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拔覀冊诤锔咝录夹g園占地8000平方米的LED研發基地上個月已竣工,這個研發基地將申請國家級研發中心;我們在廈門軟件園購買了2500平方米的營運中心,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在此匯集。我們還在科技局、知識產權局的大力支持下,申請了70多項專利。目前,我們的產品90%是自主研發的,98%出口海外。雖然,金融危機彌漫全球,但是,我們的訂單已接到十月份,目前員工三班倒在加班,預計今年的總收入將超過8億元,大大高于去年的6.5億元?!?快速發展,讓立達信逆勢飛揚。
主動與臺灣名企對接
立達信緊盯國際市場,而火炬高新區的光莆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卻瞄準臺灣知名光電企業?!靶屡d的中小科技企業就是要學會‘傍大款’。作為海峽西岸的高新企業,更要主動與臺灣的名企對接。目前,我們就為冠捷、中華映管等臺灣面板企業配套生產液晶顯示模組?!弊孕艁碜詫嵙?,薄發緣于厚積。光莆公司成立三個科技攻關小組,與華大、理工學院合作,突破技術難點。如今這三個項目都陸續投產,市場拓展迅速。今年一季度,企業的產值比去年同期翻了三番。
廈臺合作,政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紛紛搭建平臺。帶隊參加8日舉行的“臺灣光電周”的廈門科技局副局長孔曙光在臺北對記者說:廈門組織了40多位光電企業家和科研人員赴臺參展,并與臺灣企業對接。此次臺灣之行也在謀劃成立一個以廈門為窗口的兩岸光電產業聯盟。而廈門光電行業協會秘書長馬承柏也表示,協會除了成立技術創新聯盟外,也積極組織140家會員企業與臺灣產業對接。
“臺灣在世界光電產業發展中居于前列,廈門與臺灣一水之隔,具有對接臺灣光電產業的先天優勢。”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孫大海說,隨著友達、東元、冠捷、宸鴻等臺灣光電巨頭的落戶,高新區已經形成了明顯的光電產業聚集效應,一大批廈門成長型科技企業將圍繞這些巨頭形成上下游的產業鏈。
產業鏈條延伸壯大
去年7月在上證所上市的廈門三安光電,LED芯片及外延片產能居全國首位,亞太地區排名老四。談到企業的發展,三安表示,各家國家、省市級的重大項目資金扶持,為企業提供了資金支持。三安今年正在主攻照明白光課題,而廈門成為全國首批“十城萬盞”工程示范城市,這將為企業的產品研發和投產品提供新的機遇。
廈門市科技局與相關單位共投入4100萬建設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半導體照明及相關產品檢測認證中心,該中心已為華聯、光莆、信達、通士達、三安、明達、朗星等多家企業服務,為我市半導體照明產業化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檢測及研發平臺。
推動廈臺光電產業對接、推動產官學研合作、建設光電公共服務平臺、爭取資金和政策扶持。廈門市為光電產業高速發展架設金橋,廈門光電高新企業也鉚足了勁謀發展。2008年光電產業實現工業產值達328.92億元,占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的35.29%,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