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屏幕上,蔚藍色的大海中,一艘“鋼鐵航母”正在等待起航——11月30日上午9時58分,在安鋼集團公司第二煉軋廠150噸轉爐主控室內,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子亮,輕輕點擊電腦屏幕上“鋼鐵航母”的啟動按鈕,安鋼3號150噸轉爐正式投入生產。
以此為里程碑,安鋼的實際產能規模首次達到1000萬噸生產能力,從而晉升千萬噸級鋼鐵大企業行列,翻開了河南省鋼鐵工業嶄新的一頁。王子亮說:“過去,我們只是具備1000萬噸鋼的構架。從今天開始,安鋼的年實際生產能力將真正超過1000萬噸,在世界‘大鋼’行列中占有一席之地?!?
從2003年開始,安鋼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組織實施了“三步走”發展規劃,果斷淘汰落后產能,先后建成了3座現代化的150噸轉爐。和已經投產的兩座150噸轉爐一樣,第三座150噸轉爐采用的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三級計算機管理,采用副槍及動靜態模型控制技術,均為當今世界先進、成熟、可靠的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產品品種的開發能力大幅提高,可生產高級別管線鋼、高強度鋼、橋梁鋼等11大系列60多個鋼種。
站在剛剛投產的現代化、大型化的煉鋼爐前,安鋼第二煉軋廠煉鋼車間工段長傅振鵬激動不已。這個曾在安鋼第一煉鋼廠煉鋼爐前工作過十幾個年頭的鋼鐵漢子,對比近年來企業發生的巨大變化,感慨萬千:“以前在裝備落后的‘老煉鋼’,兩座6噸小轉爐,干上一天才煉1200噸鋼,如今3座150噸轉爐,一天就能煉1.8萬噸鋼;以前煉的是普碳鋼,全靠手工操作,煉什么品種事先還不能確定,要等煉完后進行成分化驗才能確定鋼的品種?,F在全部是自動化操作,煉的都是高附加值品種鋼,鋼水的成分全由計算程序控制,想煉哪個鋼種就煉哪個鋼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