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特約鋼鐵行業分析師指出,國家去除地條鋼是對的,這些污染了環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控制好兩個問題,一個是環境問題,一個是產品質量問題。”
煤鋼價格存不確定性
今年去產能力度繼續加碼是否導致鋼鐵和煤炭價格暴漲,仍存在不確定性。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指出,從政府來講,去年不僅僅在于提前超額完成了去產能的任務,更重要的是探索建立了一些市場機制。比如中長期合同制度、儲備產能制度、增減掛鉤減量置換指標交易制度、最低庫存和最高庫存制度、政府行業企業聯手防范價格異常波動制度等。從市場方面來說,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發揮更加充分,供需動態平衡,價格振蕩波動,交易方式多元,市場的適應消化能力在增強。
2016年煤炭和鋼鐵價格遭遇了暴漲行情。2016年1月1日河北唐山地區鋼坯價格為每噸1520元,到2017年1月1日達到每噸2720元,同比漲幅為80%左右。相比2016年12月12日創下的每噸3110元的高位,同比漲幅是100%以上。同期電煤價格也遭遇了差不多的漲幅。
今年全國加大去產能力度,肯定對鋼鐵和煤炭價格上升造成上升的因素,但是也有導致價格下跌的因素。
除了2017年全國抑制資產泡沫,可能導致房地產投資增速放慢外,整個經濟的增速也會降低。很多專家認為,2017年經濟增速目標為6.5%左右,比去年的6.5%-7%的目標有所下降。
針對煤炭和鋼鐵價格在2016年的快速上升,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認為,價格快速上升,有多重因素。
一是前期超跌,就是經濟增速放緩的時候價格超跌;二是庫存的回補,由于經濟運行比較平穩,企業需要回補庫存;三是主動減產,鋼鐵和煤炭企業根據去產能的需要,壓縮了產量;四是政策預期。
“但是總體上來看,供需的基本面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價格的波動是一個短期因素的綜合結果,它也符合經濟穩中向好、需求增加的趨勢。”徐紹史說。